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

作者:来源: 发布时间:2014-10-17点击数:

(1)时间上的选择性。作案主体在有人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行窃的,作案必然选择作案地点无人的空隙实施盗窃。例如,上课期间,同学们都去教室上课了,作案人便会光顾宿舍;下班的时间或节假日期间,实验室、办公室。财会室、计算机室通常均处于无人状态,作案人便会乘隙而入。

(2)目标上的准确性。高校中内盗案件比较多。财会室、计算机室在什么位置,作案人都掌握得一清二楚;哪个学生有钱或贵重物品,常放在什么地方,有没有锁在箱子中或柜子里,钥匙放在何处,作案分子都基本上了解。不动手便罢,一旦动手目标十分准确,常常很快便十拿九稳地得手。

(3)技术上的智能性。高校中内盗案件的作案主体,一般以高学历、高智商的人为多,有的本身就是大学生。他们智力超群、比较聪明,盗窃手段高于一般盗窃作案人员。如他们经常会用你的钥匙开你的锁,或专门只盗窃手提电脑和电脑内存条、主机板等价值高、体积小的物品。

(4)作案上的连续性。作案人往往产生侥幸心理,加之报案的滞后性或破案的延迟性,所以“首战告捷”以后,作案人极易屡屡作案而形成一定的连续性。

上一条: 高校盗窃案件的行窃方式

下一条: 特别提醒:切忌随便拨打报警电话